■ #wanchi生活筆記
早上遇到一位計程車司機,一上車就禮貌性向我道歉,我猜是附近的巷子讓他迷路。
我笑笑回應沒事沒事,報了地址後,他停頓了一下,回我以前那邊是某間公司。我搖搖頭說,我不是台北人,也剛來這附近不久,不曉得以前有什麼標的建築物。
好像被我提出的地址勾拉起他很久很靜以前的回憶。他曾住在這附近,以前還開了一間電子公司,年少得志、意氣風發。
停了一陣子,他緩緩地說:「如果妳以後有了事業啊,記得要萬事都要小心細節。我當年才30幾歲,年輕又囂張,結果一個小元件就讓我跌到谷底。」
「那後來你就開始開計程車了嗎?」
「沒啊,還去了大陸,結果還是敗在自己同一個弱點,不夠注意小細節,哈哈。妳一定要特別注意哦。」
-
在台北我很少和計程車司機聊天,但今天目的地地址居然和司機的人生故事有連接性,真的很有趣啊。
對話中的語速沒有絲毫怨天、沒有絲毫悔恨,反倒給我很大很大的釋然感。接受了生意失敗、接受了現在的樣子,就像搭乘小綠舟一樣,平穩回憶過去的澎拜起伏。
-
能夠理解他的平靜泰然,自己現在卻無法放下對於目標追求的狂熱感。那是時間的差距,關乎一個人的生命厚度,還有對於人生的透視感。
近期總是想著快 30 歲、快 30 歲了,但結束談話後,想想 30 歲又怎麼樣呢?要學的還很多呢、還年輕的呢。
-
關上門,他說:「祝妳今年事業賺很多、發大財啊。」
「謝啦!很開心可以和你聊天。」
最後兩句話,聽起來像是一個長者拆解經驗的所得,交接給下一個年代那樣—「記得檢查細節」。
#wanchis365days-56